English

把区域产业创新作为经济起飞的突破口

2001-01-09 来源:光明日报 张志安 我有话说

长期以来,中西部地区基本处于“自在”状态,缺乏“自为”的高度协调和运作。究其原因,就在于区域性的产业产品结构、所有制结构、消费结构、资本结构及人才结构不合理,非但不能有效发挥地区的比较资源优势,反而成为开发与转化地区经济优势、市场优势的阻障因素。因此,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这一类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主要矛盾,这个问题不解决,将失去加快发展的机遇和基础。

喀喇沁旗地处蒙、冀、辽三省区交界处,是传统农业区,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相对丰富,但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,由于缺乏相应的市场条件,产业发展水平较低,加之人才缺乏、交通落后、信息闭塞,单位劳动投入所产生的收入极其有限。经过几年来的实践,我们积累了一些优化结构、发展优势产业的经验,但另一方面,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由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滞后,产品附加值和投资收益长期在低位徘徊,随着市场调节机制的逐步建立,初级产品的交易和转化增值越来越困难,亟需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。特别是我们已经确定的产业,在本地有基础,有优势,但放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中,与相邻地区比较,由于相关产业严重趋同,比较优势并不明显。“十五”期间,国家将要展开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,与前两次大的结构调整相比,在发展阶段、体制条件、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特点。主要体现在传统产业普遍供过于求背景下的“长江级型”调整,即将加入WTO背景下的“适应型”调整和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背景下的“体制型”调整。

在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中,如何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,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,我认为最关键的是,要按照市场信号导向,实现资源优化配置,使生产要素不断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聚集。不能把调整结构仅仅看作是调整产业的比例关系,而要把产业升级作为重点,加以突出。简言之,就是要把创新区域产业作为促进地区经济起飞的一个重要突破口,实现区域内资源比较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化,尽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,以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。为此,我们组织了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,认为在现阶段,在经济结构调整上,抓好产业存量的优势扩张是根本,抓好资源开发的重新定位是出路。只有这样,才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,才能加快产业升级,也才能实现区域产业创新。具体思路是:立足体现特色,提升农业产业;立足发挥优势,扩张工业规模;立足优化环境,加强基础建设。

农业必须面向市场,体现特色。对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基础的农林牧产业项目,要依靠科技,不断优化品种,提高农产品质量,创农字号名牌产品。要加快发展白色农业、设施农业,加快农业新技术、新品种示范园区建设,实施工厂化农业。要广泛开展畜牧业饲养方式的革命,按照“数量质量并重”的原则,提高农区畜牧业的整体效益和水平。在此基础上,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,广泛发展订单农业、合同农业,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,把农业和农民真正推进市场,增加产业链条。通过广泛培育,重点抓住已在全区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知名度的中药材、烤烟、山葡萄三大基地。通过三大基地、三大加工的转化带动,提高附加值,促进产业升级。

工业要从体制创新入手,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以技术进步为支撑,突出重点,有进有退,通过兼并、重组等形式,努力培育主业突出、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。在全旗形成强有力的两个工业经济支点。第一个支点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深度加工,重点发挥石灰石、石材资源储量大品质好的独特优势。第二个支点是轻纺业,内蒙古仙纺纺织集团是我旗国有控股企业,要通过加强合资合作,加快技术进步,实施产业存量的优势扩张,逐步成为在地区间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、集纺染织印成衣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,发挥行业带动作用和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。

服务业要以解决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为目标,以加强公路建设、小城镇建设为重点,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,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。要坚持科学规划,多元投资,尽快完善城镇功能,提高档次,增强对非农产业的吸纳能力,逐步使小城镇建设向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备、管理科学的方面迈进,为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